当前位置:首页 > 温泉研究 > 温泉规划设计 > 详情

温泉规划设计

藏在山水间的疗愈秘境:案例解析山地温泉酒店的开发策略

作者:海森温泉设计院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3   阅读量:0

在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当下,山地温泉酒店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,成为休闲度假领域的热门选择。这类酒店将温泉疗养与山地景观相结合,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喧嚣、亲近自然的惬意体验。本文我们将通过解析日本星野集团界・箱根温泉酒店和瑞士7132Hotel(沃尔斯温泉酒店),为山地温泉酒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与思路。

 

01/日本星野集团界・箱根温泉酒店

 

界・箱根温泉酒店坐落于日本神奈川县箱根町,毗邻汤坂山溪谷,须云川溪流穿境而过,周边山林茂密,自然环境得天独厚。酒店拥有34间客房,融合日式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风格,为宾客提供私密、宁静的温泉度假体验。其温泉水源自箱根历史最悠久的汤本温泉,属碱性单纯泉,对肌肤具有温和滋养功效。



 

1.发展模式:自然景观+温泉疗养+地域文化体验

 

以优质温泉资源和山地景观为核心,整合地域文化资源,打造集住宿、温泉疗养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酒店,通过深度挖掘温泉疗养价值与文化内涵提升项目吸引力。



2.核心项目

 

包括客房住宿区(含室内外温泉泡池)、温泉疗养中心、日式餐厅、茶室、在地文化体验馆(寄木细工工坊)等。



3.核心特色

 

(1)依山就势的空间布局,打造层次化景观体验

 

酒店充分利用山地高差,采用阶梯式布局,将客房、温泉泡池、庭院等功能区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。高处泡池可俯瞰山林溪流全景,低处泡池则被植被环绕形成私密空间,通过缓坡、台阶、回廊连接各区域,使客人在移动中感受景观的动态变化,增强空间趣味性。

 

 

(2)景观导向的功能设计,实现自然与室内的无缝衔接

 

所有客房均面向溪谷景观,采用大面积落地窗设计,将山林、溪流等自然元素引入室内。客房内温泉泡池、休息区等功能区布局以观景为核心,确保客人在住宿、泡汤等场景中都能舒适欣赏自然景致,实现“人在景中,景在室中”的沉浸式体验。

 


 

(3)地域文化深度融入,丰富度假体验内涵

 

建筑外观采用日式传统木质结构,搭配灰瓦屋顶,与周边山林环境和谐统一。细节处运用箱根传统“寄木细工”技艺(木片拼花工艺),在墙面、家具、装饰品中展现地域文化。景观设计融入日式枯山水庭院,以砂石、石块模拟山水意境,搭配当地特色植物,营造禅意氛围。此外,通过SAWA茶屋、和歌吟诵会、日式花艺工作坊等项目,将茶道、文学、艺术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可体验的度假产品。




(4)业态组合:温泉疗养为核心,配套多元休闲服务

 

以温泉泡汤为基础,延伸出温泉水疗按摩、个性化疗养咨询等专业服务;餐饮业态主打当地食材,如“蒲鉾”(调味蒸鱼鱼糕)等特色美食;文化体验区提供寄木细工手作课程,形成“温泉+餐饮+文化+康养”的复合型业态体系,满足客人多元化需求。



 

02/瑞士7132Hotel(沃尔斯温泉酒店)

 

7132Hotel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沃尔斯小镇,地处高海拔区域,周边环绕雪山与森林,自然景观壮丽。酒店由多个建筑体构成,包含客房、温泉浴场、餐厅等功能区,其温泉浴场因独特的设计与雪山景观的融合而闻名,是阿尔卑斯山区极具代表性的高端温泉度假酒店。


 

1.发展模式:山地景观+高端定制+艺术化空间

 

依托阿尔卑斯山独特的山地景观与温泉资源,引入艺术设计理念与高端定制服务,打造集奢华住宿、温泉体验、山地运动、艺术鉴赏于一体的高端度假项目,以个性化与稀缺性吸引高净值客群。


 

2.核心项目

 

包括建筑师定制客房(隈研吾、安藤忠雄等设计)、山地温泉浴场、高端餐厅、户外运动服务中心(徒步、滑雪向导)等。

 

3.核心特色

 

(1)建筑与山地地形的深度融合,实现“景观即建筑”

 

酒店建筑采用“嵌入式”设计,浴场由6万多块当地石英石堆砌而成,与山体肌理浑然一体,仿佛从山地中自然生长而出。建筑体量顺应山势高低错落,减少对自然地形的破坏,使建筑成为山地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 

(2)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,打造全景式度假体验

 

客房与温泉浴场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与开放式布局,将雪山、森林景观引入室内。露天温泉池设置在山体缓坡处,客人泡汤时可360°观赏阿尔卑斯山景,夜晚抬头可见星空,实现与自然的深度对话。周边配套观景平台与徒步小径,引导客人深入体验山地风光。



 

(3)艺术化设计与个性化服务,塑造高端品牌调性

 

每间客房由不同知名建筑师设计,如安藤忠雄设计的“安藤之屋”以木材为主要材料,借鉴日本茶室理念,通过光影变化营造独特氛围。提供定制餐饮(根据客人饮食偏好设计菜单)、定制行程(结合兴趣规划徒步、滑雪路线)等高端服务,满足客人个性化需求,提升专属感与体验价值。

 




(4)可持续设计理念贯穿项目,平衡开发与生态保护

建筑材料优先选用当地石英石、木材等环保材料,减少运输能耗;建筑结构优化自然通风与采光,如温泉浴场采用开放式布局,利用自然风调节空气,通过大面积开窗引入自然光,降低人工能源消耗;景观营造保留原生植被,维护山地生态系统完整性。


 

03/山地温泉酒店开发策略

 

1.资源利用:尊重自然肌理,实现山水与温泉的共生

-地形利用:借鉴两个案例“依山就势”的布局思路,避免大规模平整场地,根据山地高差设计阶梯式空间,将温泉泡池、客房等功能区分布在不同海拔,既保护自然地形,又创造多样化景观视角。

-景观整合:以景观为核心组织功能,通过开窗设计、朝向优化,确保主要功能区(客房、泡池、餐厅)能观赏核心景观(山林、溪流、雪山等),实现“景观渗透”。

 

2.文化融入:从符号到体验,深化地域特色

-建筑与景观:提取当地传统建筑元素(如日式木构、瑞士石砌工艺)与自然符号(山林、溪流),融入建筑外观与景观设计,体现地域辨识度。

-体验活动:将文化转化为可参与的项目(如寄木细工制作、和歌体验),让客人通过动手、互动深入理解地域文化,增强情感连接。

 

3. 空间营造:强化景观互动,打造沉浸式体验

- 布局设计:参考阶梯式与嵌入式布局方式,结合山地高差划分不同功能区域,使高处区域可俯瞰全景,低处区域形成私密空间,通过缓坡、回廊等连接,让游客在移动中感受景观变化。

- 室内外衔接:采用大面积落地窗、玻璃幕墙等设计,将山地景观引入客房、温泉泡池等主要功能区,同时设置露天泡池、观景平台等,让游客在泡汤、休息等场景中都能与自然深度互动。

 

4. 业态组合:以温泉为核心,拓展多元服务

- 核心服务:围绕温泉资源,提供温泉泡汤、水疗按摩、疗养咨询等专业康养服务,凸显温泉的核心价值。

- 配套服务:结合地域特色,引入当地食材打造特色餐饮,设置文化体验馆提供手作等活动,同时配套徒步、滑雪等山地运动服务,形成“温泉+康养+文化+运动”的复合型业态,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。

 

5. 可持续发展:平衡开发与生态保护

- 材料选用:优先使用当地环保材料,如石材、木材等,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与环境影响。

- 生态维护:优化建筑结构以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,减少人工能源消耗;景观营造中保留原生植被,维护山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,实现酒店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。

 

04/结语

 

在未来的山地温泉酒店设计中,设计师应注重自然融合、文化传承、功能分区与体验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策略,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,创新设计理念,打造出更多高品质、富有特色的山地温泉酒店。

 

总部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广州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总部中心23号楼12层 邮编:511400

生产基地地址:广东韶关新丰马头镇工业园

电话:020-39388591 传真:+8620-23889566 24小时业务热线:18675872398(微信同号) 业务邮箱:hs@gzhaisen.com

扫一扫添加微信

扫一扫添加微信

友情链接: